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源 >  >> 
全球今头条!梵高:他生下来,他画画,他死去
来源: 全世界 原全历史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03 09:51:05

文森特·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,出生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。


(资料图)

梵高是“后印象派”杰出的代表人之一。他的画作深深影响到后世的现代艺术,包括表现主义和野兽派。表现主义大师蒙克就是受到梵高作品的启发,创作出著名的《呐喊》。

提起梵高的大名,大概没有谁会不知道,关于他的故事,大家也都能说上几句。你肯定看过他的《星夜》《向日葵》,听过他割耳、自杀的故事,更听过他死后暴得大名,画价千万的传奇。

耳朵包扎着的自画像

文森特·梵高

但真实的梵高,到底是怎样的呢?

第一、他是贵族出身的富二代。

在过去的刻板印象中,我们认为梵高一生悲苦,穷的饭都吃不上,孤苦伶仃。但说实话,梵高实际上是一个富二代。

梵高从小生长在一个贵族家庭,他爷爷和他爸都是牧师,在荷兰社会地位很高。几个叔叔们也都是店铺开遍欧洲的艺术品交易商,可以说“要钱有钱要权有权”,十足的富裕家庭。

这样的家庭给了梵高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足够开阔的眼界,他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,对宗教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

梵高喜欢布道,家里人就给他安排去当牧师布道;他喜欢画画,家人就给他安排去画廊工作。可以说前半生没有任何财物压力,啃老啃得顺顺利利。

黄房子

文森特·梵高

即使走上艺术这条不归路之后,梵高依旧挥金如土,买一次颜料就需要200法郎以上。200法郎是什么概念呢?当时一个法国教师的月收入不过75法郎,那如果北京一个老师一个月赚一万,梵高的一次性消费就是两万六。加上弟弟每个月支援他150法郎左右,梵高的月工资按现在的工资换算下来接近两万,生活可以说吃穿不愁。

即便是后来发疯了,梵高看的仍然是私人医生,住的是单间病房。如果说梵高穷困潦倒,隔壁班的学徒工出身的雷诺阿岂不是要哭出来。

第二、他是失败的传教士。

梵高是家族中七个孩子的长子,但却永远居于第二位,成为他那出生三个月后就夭折的哥哥的替代品。每个星期日,家人总是要聚在教堂中为那位早逝的文森特祈祷。

家庭环境的影响,让梵高也倾向于做一位传教士。在叔叔经营的画廊中攒够去伦敦的路费后,梵高来到英国。在英国里士满,他开始了自己作为传教士的第一次布道,“这是一个古老的信念,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朝圣的过程,天父与我们同在。”

同时,他也在英国斯托克牧师的学校教授法语、德语和数学。此后,他随着学校一起搬迁到了伦敦西部的艾尔沃思,这一次他担任的是《圣经》的历史教员。但伦敦西郊那些自满傲慢的人们并不理解这位身形消瘦、一袭旧外套且带着浓重荷兰口音的年轻人在说什么,就像先前人们不理解他的布道一样。

此后,他又来到比利时南部的煤矿产区,带着他那本翻旧了的《圣经》。在当地肮脏的街道上,他看到妇人往家里拖着成袋的煤渣,给灶台生火。他用尽全力给当地人带来希望之光。然而这里不是新教区,他的薪水也很微薄。六个月后的试用期结束时,他们拒绝与梵高续订合约:他热情有余,才情不足。

沙丘里的挖煤工

文森特·梵高

但是梵高传教的热情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被打断。他在一个叫做丘斯麦斯的村子里晃荡。他没有收入、衣着破旧,甚至比他要布道的对象还要贫穷。但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想画的风景:消瘦的矿工在雪天里拖着沉重的步伐去上工。他到处挣点儿吃点,作为回报,他画一两幅画。

梵高换了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,工作也不停地换,从艺术经纪到教书,到布道,再回到艺术。如果说他是个失败的传教士,那么这种失败也在一定程度上把他推向了艺术。

第三、他是作画时高度理性的“疯子”。

作为一个个性极端的癫痫病患者,梵高在欢欣和绝望的两级摇摆。

很多人认为梵高的狂躁症成就了他最富有原创性的创作灵感,为他打开了另一幅常人无法看到的画景。但对此,梵高曾很愤怒地给予了回应,他写信给弟弟提奥,“你完全应该知道,我绝不是那样画画的。”在另一封信中梵高告诉弟弟, 我现在画累了,我要休息一会,“因为我画的画是一个精密的计算”。

就连一向吝惜赞美的高更,也在给梵高的信中写道:“尽管疾病缠身,你的作品从未如此平衡,既充满感情,又不是艺术作品的内蕴。”

星夜

文森特·梵高

孤僻的梵高一直渴望知音,这位高更就是他心目中的知音人选。两人都是半路出家自学画画。梵高说服了年长他五岁的高更与他在阿尔勒合伙。

可是高更不像梵高那样谦卑,也没有他的使命感。相反,高更自视甚高,野心勃勃。接受邀请后,高更来到阿尔勒,梵高此前已经为两人准备了工作室。不幸的是,两人因为艺术理念之争发生冲突,梵高在发疯时打了高更。高更一气之下跑回巴黎,这一定程度上让梵高的病情加重。

范景中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梵高:“虽然他心里有疾病,但他在作画的时候,并不是完全用自己生病的状态在做画,而是用一个理性的状态,让我非常非常的感动。”

梵高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,但大多数人只记住了他的《向日葵》,这也是头部效应在一个画家诸多作品中的体现。

历代评价:

1、“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,只有艺术家而已。”

——贡布里希

2、“他生下来。他画画。他死去。麦田里一片金黄,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。”

——波德莱尔

3、“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。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个时代的生活的记录。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,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。”

——丰子恺

4、“梵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,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。”

——小文杜里,意大利艺术评论家

编辑说明

文字 /满川花

排版 / 翠微

封面 / 翠微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